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诏安 > 诏安新闻 > 正文

诏安75岁老人玩转龙眼新品种 一个人打理40亩山地

来源:海峡导报 2015-07-29 11:30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75岁老人,退休后不在家颐养天年,却天天往山上跑,和几百棵龙眼树打交道。10多年来,他执着地寻找最好吃的龙眼品种,通过不断地嫁接培育,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昨日,在诏安县建设乡水头作业区,导报记者见到了这位老人陈作荣。

一个老人打理40亩山地

  陈作荣的家在诏安县城,与他的果园距离18公里。果园有近40亩,种植了龙眼、樟树、菠萝蜜和红豆杉等,其中龙眼有十多亩。

  十多年来,陈作荣几乎每天骑摩托车往返果园和家里。果园没有水电,他每天早上6点多到果园,经过附近村庄时会先装点饮用水,“吃饭也很简单,就在果园的管理房里生火煮一下汤和米饭”。陈作荣笑着说,一个月他有20多天在果园,有时候还不止。山上缺水,陈作荣就在果园里挖池塘收集雨水,还铺设管道,将管理房周边的雨水引到池塘里。特别忙的时候,他会在附近村庄雇佣几个村民帮忙,而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打理果园。

不断改良种出优质龙眼

  陈作荣可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退休前,他曾任诏安县人事局局长,退休后与人合伙承包开发了这片山头,种植龙眼和其他果树。“我觉得自己体力还马马虎虎,在家也没事干,不如来搞山地。”老人笑着告诉导报记者,家里人开始都很反对他,但他仍坚持这么做。

  刚开始,果园里种的是普通的龙眼,陈作荣感到不满意,便不断改良,自己学会了嫁接技术,“嫁接出来的龙眼,不好吃就砍掉,重新换品种嫁接”。数不清自己嫁接过多少龙眼,又砍掉了多少,通过从外地引进新品种,他最终嫁接培育出了石硖和储良两种龙眼品种。石硖果肉爽脆、味道清甜,而储良更被认为是龙眼的首选品种,深受香港市场欢迎。

  如今,陈作荣果园里250棵石硖和储良龙眼都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再过两个星期就可以采摘销售了。“去年产量有2万多斤,产值五六万元,今年丰收,产量可以达到3万斤。”陈作荣说,每年季节一到,外地客商都会主动联系他,不愁销路。(记者 沈华铃 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古雷44台大型球罐全面封顶
  • 云霄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落实省领导挂
  • 漳州高新区领导带队开展巡林及乡村振兴、防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海的一半》来泉州啦!(视频)
    《海的一半》来泉州啦!(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健合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业务更新 天津现14级阵风 风速突破1951年以来历史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继续!成都两机场共144 为什么北京早晨风小下午风大?气象专家释 一日三试!火箭、卫星发动机试验均获成功 “爱我古田”,从锻造过硬作风开始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 泉金航线停航 《海的一半》“舞”动福州,12日晚还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