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1年的漳州楼市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大事的影响面如何?对于地产人来说,今年10月份之前的漳州市场,在大环境调控格局下依然保持旺销势头,尽管最后两个月乏善可陈,但今年全年度漳州楼市还是发生了不少值得关注的大事。在2011年年底到来之时,我们为广大读者梳理了今年漳州市场值得关注的大事记。
【政策盘点】
楼市“限贷风”袭来
4月18日,建设银行漳州分行向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出通知:从当日起,对未能提供一年以上纳税证明、医保、社保缴交证明或企业法人经营执照的外来购房者,将全面停止按揭贷款。随后多数漳州银行向不符合条件的外地购房者关上房贷大门。漳州楼市躲过限购令,但却逃不过银行贷款额度不足的冲击。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漳州约24%的新建商品房被外来购房客买走,银行停贷,不但对外来购房客较多的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造成较大冲击,对漳州市区在售的各大项目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楼市调控目标出台
4月底,漳州市政府出台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涨幅应控制在13%~15%左右,与此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2011年全市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5185套(户)。
有明显迹象表明,一线城市严厉的调控政策,促使投机资金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省内周边受到限购调控的福州、厦门等城市,大部分购房群体向漳州转移。政府出台房价控制目标,目的在于稳定三线城市房价。由于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调控手段,这一政策在业内看来,调控目标只是政府释放的政策信号,实际性的影响非常有限。
拆迁安置房可办产权
1.3万户拆迁安置房可办理“两证”,这是今年漳州楼市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大手笔的亮点之作。从今年5月1日开始,近90万平方米住房拆迁安置房将分期分批次解决办证问题。另一方面,取得房屋两证后,这些房屋就可以依法进行转移、抵押等,增加市场的有效存量房源,缓解供需矛盾,对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巩固调控成果,促进该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车位“新政”防炒车位
漳州市场停车位一炒就高的历史成为过去,要归功于今年5月1日出台的车位“新政”。漳州市人防范围地下停车位销售和办理权属登记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让地下停车位从此有了“身份证”。在出台办证措施的同时,“新政”还为小区停车位只供应给本小区业主、防止市场炒作装上了“保险丝”。“新政”规定,按照规划要求设置的地下车库和停车位(包括人防范围、商品房非人防范围内和非商品房人防范围内的地下停车位)进行销售和转让时,也只限于本小区业主,且每户在同一小区内所购买的车库和车位总数不能多于2个。
经适房未满5年限交易
6月22日,市房地产交易与房屋权属登记发证中心发出公告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对已购买惠民花园、益民花园、惠民花园二期等经济适用房和已配租廉租住房的家庭,暂停办理其他房屋权属登记和租赁备案登记。保障性住房落实到该保障的人,这一规定涉及3000多户家庭。
新房预售价格不得上调
从9月14日开始,新房预售价格变动幅度调整为0~-10%,意味着市区在售新房进行预售价格报批后,开售价格不得高于预售价格,变动只能下调,且下调幅度不能低于10%。新规出台后,预售价格只能下调10%以内,对房企定价将产生直接影响,面对观望市场,开发企业不得不对定价更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