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5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苏禹成 张韩丰 梁政 李昌乾 张恩培 通讯员 蒋欣福 宋清忠 黄建和 文/图/视频)
导语:
5月5日,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大型融媒体巡回采访活动——吹响工业强市“集结号” 挺进漳州“大工业”时代”正式启动。采访活动首站,来到了漳州华安县。
近年来,华安县持续实施“飞地工业”政策,不断引进数字智能化制造项目,为打造生态型标准化工业园区注入新动力。
华安县委书记朱百里带领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实地走访企业,了解工业发展情况。
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驱动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华安县委书记朱百里表示,华安将严格按照“两强化三防止”的要求,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便捷、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深化干部作风 充当企业“保姆”】
华安县马坑乡地处偏远山区,是漳州市海拔最高的乡镇,也是国家级生态乡镇。近年来,马坑乡打破了边远山区工业“零税收”的现状。
目前,马坑乡在开发区共有“飞地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2018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47亿元,财政总收入2836万元,今年1-4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540万元,全年有望突破4000万元。
作为边远山区乡镇,马坑乡却是全县落户开发区“飞地工业”项目最多的一个乡镇。马坑乡派驻开发区干部邹庆铭说,乡镇办事处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企业,充当企业的“保姆”,重点对企业的前期工作进行指导,对问题和困难进行协调解决。
据悉,华安各乡镇派一名科级干部到开发区全面服务企业,形成“一人窗口”。“企业办理任何与政府有关的业务,只需要找我们一个人就行了,我们会全程代办或协办,让企业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邹庆铭说。
华安县行政服务中心
【一线设服务窗口 手续就近办】
华安近年来以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为抓手,驱动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马坑乡就是其实施“飞地工业”政策的一个缩影。
而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行政服务中心是最直观的体现。
走进华安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明亮整洁、秩序井然。在中心众多窗口中,“星级窗口”“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牌子十分显眼。
华安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蒋剑光说,华安地理位置特殊,施行“飞地工业”政策,大部分企业落户华安经济开发区,前往位于华安县城的行政服务中心,路途较远。为此,在服务企业方面,该中心开展“就近办”“靠前服务”等绿色通道服务和暖企服务。
譬如办理手续一环,华安县行政服务中心协同审改部门将事项下放至基层,实现就近办理、多点办理。“窗口前移,配合县市管局、税务局在开发区设立一线审批服务窗口,让项目业主就近可办。”蒋剑光如是说。
今年2月,华安县住建局、发改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等审核审批股股长靠前服务,到开发区为富清工贸、绿盛园食品、银旭工贸等企业,办理立项至施工许可证等审批事项,并进行辅导答疑。类似的细节服务,在华安行政服务中心还有很多。
针对山区县交通不够便捷的情况,减少等待时间及往返次数,该中心还提供延时服务。蒋剑光说,近3年来,该中心共为申办企业和群众提供延时服务3039件次。实际上,开展延时服务并不容易,但细节之处见功力。
华安经济开发区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多年来,做好“工业发展”这篇文章,是华安县委县政府的共识。在全力为工业保驾护航中,华安用实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专访中,华安县委书记朱百里表示,在一线聚力,强化企业帮扶之举。“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业项目问题专门协调小组,分别由我和县长挂帅,并明确担任开发区主官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专职抓开发区建设,统筹协调推进全县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正如朱百里所说,华安制定实施“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法,全力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引进、落地,确保今年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中,产业项目占80%以上,工业项目占50%以上。
政府是政策的执行者,市场的监督者,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有力的支持者和服务者。近年来,华安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人才发展,是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因素。为培养“华安工匠”,华安积极探索实行“产业+人才”的模式。对此,朱百里表示,投入105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配套建设人才公寓60套,鼓励企业搭建更多人才创业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