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水土在制作木帆船模型。
逃离与坚守
老手艺人担忧的是,木质帆船退出了历史舞台,百年古法造船工艺,很可能也将一并退出。
这并非杞人忧天。在海澄镇,宗兴造船厂是唯一的坚守者,更多的造船师傅选择逃离,投向利润更为可观的钢板船行业。郑水土及其儿子、侄子等五六人,便是当地仅有的传承人。
龙海的另一造船重镇——紫泥镇,也仅剩耀福造船厂仍在坚守古法造船阵地。70多岁的吴耀南,带着两个儿子,专司龙舟制造。虽然有不少船厂高薪聘请吴耀南,但他都不为所动。而在30年前,紫泥镇至少还活跃着20多家木船制造厂。
事实上,得益于闽南地区深厚的龙舟文化,老船厂依然门庭若市。几年前,吴耀南父子的“紫泥龙舟钉造技艺”还入选了龙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微薄的利润,老手艺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吴耀南的小儿子吴福宁道出了其中的艰辛。“虽然每年的订单有二三十艘,但全家一年只能赚十来万元。”他说,“龙舟市场时常面临亏损风险,这个行当不仅赚得少,还又脏又苦,除了造船,还要承担烦琐的船只修理、保养等售后工作。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这个老行当。”
吴福宁的隐忧在于,这门老手艺随时可能失传。“我父亲74岁了,我是最年轻的传承人,也快40岁了,如果下一代没有人愿意接棒,可能就此失传。”如今,吴福宁热衷于做“抢救”工作——每造一艘龙舟,便用手机将其拍下来,记录下船只的尺寸、比例等信息,并将其上传到QQ空间。他说,即便后继无人,还能留下一本“吴氏船谱”。
郑水土也有同样的担忧。至今,他还牵挂着那艘因找不到修船师傅而漂泊他乡的“自由中国号”。“自由中国号”是第一艘大陆赠予台湾并横渡太平洋的木造帆船。1955年,它从基隆港出发赴美参加国际帆船赛,因途中遭遇风雨,船体受损,4个月后才到达目的地。半个多世纪来,破损的“自由中国号”一直在大洋彼岸孤苦飘零。近年,台湾才决定对其修复,却苦于找不到修船师傅。直到2009年,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信雄才慕名找到郑水土,商量修复事宜,但因费用高昂终未成行。“这艘船意义重大,但船还在,手艺人却快没了。”郑水土难掩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