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动脑筋公交要致力做到小型化、密集化和便利化
提高准点率
市长运集团副总经理郑少娟
郑少娟表示,漳州公交将致力做到小型化、密集化和便利化。今年将加大小公交投入。增加小公交适驾的人员,提高投入运行的车辆数,确保密集度能够得以提高,准点率也能相对提高。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高悦尔博士
高悦尔表示,提高公交准点率,路权很重要。还有很多智能交通的大数据分析手法值得借鉴。小型化、密集化、便利化的公交投入可以将公共交通覆盖到更多地区,解决乘客“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样公交快达便捷的特点就会得到大家的逐步认可。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小鸿 最后一段路
陈小鸿表示,只有公交服务更加便利,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交通系统,这样客观上才能对城市交通拥堵起到直接作用。公交除了小型化、定制化,还要便利衔接,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吸引力。所以,在漳州城市范围不是特别大、客流密度也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既要考虑到老百姓的便利,又要考虑在经营上的可持续发展,贴近老百姓需求,提供一个比较密集的服务。在此情况下,公交小型化、密集化比较适合漳州道路交通状况。同时,为实现出行到门服务,让老百姓回家的最后一段步行距离更短,就要加大公共自行车投放。公共自行车灵巧便捷,很好地弥补了公交车的不足。
厦门轨道集团顾问曾美珍
加大引导力度
曾美珍表示,公共交通要加大引导力度,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如在构建快速公交网络的同时,辅助一些普通公交和一些社区交通线路作为快速公交的链接线,把要乘坐快速公交的乘客直接送到就近车站,引导快速公交。
畅通城市全省第三
去年,漳州市提出交通运输畅通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区域交通拥堵,确保城市交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计划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城市交通管理行动计划”考评中,漳州位居全省第三。
问卷调查
2015年10月,市发改委发布漳州城市交通拥堵情况问卷调查,共收回2830份有效答卷,结果显示:
50%以上市民每次上班单程时间为10至20分钟,是全国城市的上班单程平均时间55分钟的三分之一,认为并不是太堵。
交通堵塞比较严重的两个时间段是上下班的早高峰和晚高峰,也就是上午9时之前和下午5时到7时。
仅有9%的市民把公共汽车作为出行的首选,他们认为市区公交车在准点率、站点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公共自行车使用率
近三成的市民表示没有用过近两成使用过的市民表示很方便近三成的市民希望布点能再多些
电动车“凶猛”
电动车数量多,且不遵守交通规则是造成市区交通混乱的原因之一。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深入现场了解市区电动车运行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询问有关部门,咨询相关解决办法。
七大乱象
逆向行驶:不管什么方向,能过则过
直闯红灯:不觉得危险,能冲则冲
随意变道:不管哪道,想变道就变道
路口违停:占据右转车道等候直行绿灯
违规载人:违反规定,承载两人以上(根据相关规定,只能搭载一名12岁以下儿童)
非法改装:装遮阳篷,影响他人通行
学生上路: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开电动车(根据相关规定,满16周岁才能驾驶电动车)
解决之道
提高电动车驾驶员的素质,加强电动车驾驶员在使用电动车方面的安全教育
针对屡教不改的电动车驾驶员,要加大管理处罚,使其做到规范安全驾驶
最高时速20公里以上,超过40公斤的超标车不能上路,否则交警进行处罚
电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一律靠右边行驶
交通大数据
市区汽车拥有量为10万辆,这还不算挂厦门牌照在市区行驶的车辆
市区现有登记挂牌电动车已达30万辆,不到两个人就有一部电动车
目前拥有六米以下小公交161台,占比约27%,运行情况良好
城市汽车数与停车位比例应为5:1较为合理。全市有汽车10余万辆(不含挂外地牌照车辆),市区现有公共停车位约17000个,比例约10:1截至2016年10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