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精细化管理 化解交通“顽症” “激活”漳州古城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7-22 09:04 http://www.mnw.cn/

  在千年府衙前回味历史,在石板巷里品味静谧,在骑楼下享受慢时光。没有喧嚣的车流,多了闲适的脚步……这是漳州古城现在的样子。

  仅一个月前,古城还是另一番模样:一到夜晚或上下班高峰期,大批电动车流涌入古城,前后左右都是车鸣声。行人们挤在中间,无处可躲。

  如此变化,是古城“精细化管理”的生动实践。通过交通整治、增设公共服务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古城留住了“原汁原味”,又融入现代生活。精细化管理,正在全面“激活”漳州古城。

化解交通“顽症”

  “每一个商号都是家族的传奇,每一家店铺都佐证着商业准则的内涵,每一个物件都是历史的承载。”漳州历史街区管委会副主任詹立群对古城的“家底”再熟悉不过:跟国内知名古城相比,漳州千年古城的历史不算悠久,规模也不够宏大,但它有自己独特的侨台风韵:游客们在台湾、南洋可以看到的古建筑,在漳州古城都找得到类似的。80%以上原住民还居住在古城,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商业社会形态。而且,它还是全国唯一一个有温泉的历史文化名城。

  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刷新着漳州古城的旅游接待纪录——2018年,前来漳州古城的游客人次已超170万。但游客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古城正面临“二次治理”的艰难抉择。

  “2016年以前,汽车、三轮车可以进出古城核心区域。古城内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很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时,政府下定决心,采取措施对汽车、三轮车进行限行,成效显著。”漳州历史街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海光说,如今,电动车仍是古城难言之“痛”。

  “古城处于城市核心地段,它的内部道路是来往南北的捷径通道。居民习惯把它当作城市主干道使用。另外,老漳州人喜欢在傍晚时分骑电动车逛古城。电瓶游览车却无法驶入拥挤的古城。出于安全考虑,旅行团几乎不带游客进入‘夜古城’。”詹立群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论证,他们决定根据2016年省政府批复同意的古城规划,划出古城核心步行区,这是提升古城品位不可或缺的一步。

  古城居民早已习惯骑车入家门的生活。设置步行区难免会冲击他们的生活习惯,怎么办?“我们挨家挨户收集信息,并把居民请到论证会上。古城共有1万多名居民,最终,只有100余户居民处于‘步行区’的古城核心范围。”詹立群说,他们为“步行区”居民及其子女发放了专用卡,提供了一系列专属服务,例如专属停车场、快递云柜,免费乘坐电瓶车等。

  考虑到现实生活需要,步行区的残疾居民可以使用代步车。快递、煤气、液化气等大件生活物品配送可以限时段进出古城。步行区以外的居民,可以通过其他出口出行。

  如今,古城变“大”了。外来游客,只要扫码支付1元钱,就可以坐电瓶车游览古城最精华的景点。“这些都是探索式的举措。精细化管理一定会有‘阵痛’和磨合期,我们只能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李海光表示,步行区的设置伴随争议而起步,却赢得了出乎意料的开局,很快就点燃古城的人气。现在,旅行团争着前来洽谈合作。

打磨品质古城

  古城不停地“迭代进化”,却仍有不少问题让人深思:古城的北入口处和台湾路、香港路等路段,它们有着各自的兴衰。只不过,眼下各自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古城北入口处人流如织。台湾路、香港路等路段的纵深区域却门可罗雀。

  原因在哪?

  “古城的纵深处,灯光较暗。因此,我们从今年初开始,对损毁路灯进行全面维修,并设计夜景工程。灯光往纵深延伸,引导游客走入古城深处。”李海光表示,古城夜景采用漫反射的柔和灯光为主,给游客舒适而静谧的感觉。另外,台湾路的遮阳篷长短不一,挡住了老字号。这些问题,也在夜景工程的推进中同步解决。

  “古城里还有古城记忆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非遗展示中心、灯谜艺术博物馆、古城文学馆等。以前,这些展馆一到周末就闭馆,饱受群众诟病。”李海光说,从6月中旬,这些展馆7天都开放,每天闭馆时间延长至21:30。

  “古城的价值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展馆服务做好了,就能让游客更接近古城的历史。这也是历史文化的代际传承。”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明文表示,漳州古城尚未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不在少数。目前,一些古建筑的修缮和布展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之前,我们从北京、上海请了一批学者参与修缮,发现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现在,我们请的都是闽南一带的专家学者。”吴明文说,今年起,汪春源故居等一批“文化院落”逐步建成并开放,让古城焕发文化气息。

下足文化功夫

  开席啦!7月6日晚,漳州古城内的小吃示范街里,百米“长桌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面煎粿、莲子圆、麻糍、肉粽、卤面、沙茶面、四果汤、五香面……古城记忆,夹杂在每一味小吃中,从人们的舌尖滑入心间。

  古城内的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十几位外国友人正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馆内陈列着各式木偶雕刻作品,既有传统名剧名角,又有传说中神仙、魔怪等形象。

  “与精细化管理同步的,是文化上的‘加法’。古城发展急需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力度。”李海光表示。

  “我们计划着,让剪纸、锦歌弹唱、木偶表演等非遗项目在古城内集中展示,游客们可以一边品茗一边观赏。游客们还可以走街串巷猜灯谜,猜中的游客可以到指定的联盟商家兑换奖品。”李海光表示,古城手绘地图和古城智慧旅游App正在抓紧设计中。

  “传统不能丢,商业也要做,吃饱饭才能传承文化。”作为竹编老艺人,张东海认为,商业和文化并非此消彼长的“敌人”。绝大多数古城原住民也并不排斥商业化,在古城旅游开发的初期,他们正是商业化的最大受益者。如今,一些炭精画、打白铁、竹编等的老艺人,也琢磨着做迷你文创产品,在商业化过程中逐步找到了生计。“不要一味追求游客数量的增长,衡量古城的‘终极标尺’,不是经济,而是文化。”詹立群说。

  锣声响起,一群扮相精美的木偶演员登场。穿越历史的时空,人们看清了古城发展的新方向。(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白志强 通讯员 郑凯)

原标题:精细化管理,“激活”漳州古城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从一家人的幸福到“亿”家人的守护 中国人
  •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民
  •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改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