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喜糖喽,感谢这样的纪念日里有你们的见证和祝福
迎结婚周年,芳华上眉梢,吹烛共纪念(左起为:王建新夫妇、韩雨松夫妇、叶中和夫妇、蔡广义夫妇)
闽南网4月24日讯 一生一次,一次一生。婚姻,足以用数字来扫描和定义。
25年,三分之一人生,四分之一个世纪;50年,半百风雨同舟,道尽平淡与坚贞;60年,一个花甲洗礼,爱如钻石般闪耀。
而25年牵手迎银婚,50年伉俪铸金婚,60年相偎磨钻石婚……
昨天上午,长泰县婚姻登记处的一幕幕浪漫告诉你,你的恩爱你做主。
不大的场地里,却写下满满的感动。
昨天上午,2013年全省创建等级婚姻登记机关现场会在长泰举行,其间还举行全省首届婚姻登记员颁证大赛。与会人员在长泰县婚姻登记处观看了漳州队的个性化颁证仪式:
两对新人领到结婚证书,一对银婚夫妇,一对金婚夫妇和两对钻石婚的夫妇,将民政部门颁发的纪念证书和祝福,收入囊中,存在心底。
风风雨雨几十年,他们的情缘话不完,令人羡,可论及恩爱之道,却是各自有道。
【银婚】
“信任是基础,理解包容是方向”
王建新、蔡秀英夫妇周年标签:25周年
当25朵鲜红的玫瑰映入眼帘,一丝激动,一丝羞赧,掠过蔡秀英的脸庞。牵手25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收到丈夫王建新送的花。
相识,相知,相爱,是他们的爱情三部曲。
王建新和蔡秀英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参加工作。
银婚当即,恩爱秘方浮上心间。“夫妻间的信任是基础,理解、包容是方向。”王老师说,两人同为老师,平时工作忙,还要打理家务,有时也会不顺心,“怎么办?两个人都退一步,有活一起做,有难题一起想办法解决。”
所以,在这个教师之家里,夫妻二人你拖地来我擦桌的和美之象常不乏。
【钻石婚】
“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哪还舍得抱怨”
韩雨松、林秀月夫妇
周年标签:60周年
“相夫教子苦甜尝,道路曲折永向前。”林秀月现场朗诵诗一首,献给自己和老伴,还有他们60年坚贞不渝的爱情。
而当年的新婚燕尔,却让两位老人顿生感慨——记忆,回到了1953年的长泰。
那一年,长泰县政府为3对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韩雨松夫妇就是其中一对。县政府食堂杀了一头大猪,包包子给新人吃。物资虽匮乏,他们觉得苦中也有乐,“日子苦,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韩雨松时任县政府建设科副科长,婚后的他带着民工建设鹰厦铁路3年,建设华安水电站4年,建设南靖水电站4年。
“8年抗战都过去了,他还在外面,说实话,心里也会有气。”林秀月老人笑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白天要上班、照看孩子、料理家务,晚上还要读夜校补习文化,很累,也很辛苦。但是每一次丈夫回来,她都会把这份辛苦埋在心底,“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家人就像过节一样,哪还记得抱怨,舍得抱怨”!
韩雨松老人一旁听着,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结婚60年,我们没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因为我们会体谅对方,会对待生活的困难,宽心就好”。
“要感谢老婆,无为无争,宽容‘开道’”
叶中和、戴淑华夫妇
周年标签:66周年
1947年,叶中和结婚了,妻子叫戴淑华。
当时,世人的观念是反对女子嫁给干部,因为干部整天在外忙碌,妻子既要照顾孩子、公婆,还要下地劳作。叶中和说,当时他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一张竹床,戴淑华还是嫁给了他。
66年一晃而过,但叶中和的感恩一直倾注在风风雨雨的几十年里。“要感谢老婆”,话语间,看到的是叶中和的平和与认真。
“无为无争,不为小事争吵。”大女儿叶茹楠一语道破父母的婚姻经营之道,母亲偶尔会发点小脾气,可父亲经常是一笑置之,不跟母亲发生正面碰撞。
“争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争更不好办。”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86岁的叶中和说,夫妻相处要宽容,彼此让一让,过了就没有问题。
【金婚】
“经营婚姻像开商店,同心同德会‘盈利’”
蔡广义、叶灶尾夫妇周年标签:50周年
72岁,鬓角添白了,皱纹又多了,可留给蔡广义的是对婚姻的正解。
刚结婚时,蔡广义每月的教师工资是38元,妻子则没有工作。婚后,两人既要照顾4个子女,又要照顾孩子的奶奶,还要下地劳动赚取工分,“一天就赚7个工分,一个工分就七八分钱”,所以两人一起经营婚姻,一定要吃苦,即使文化有差异,也要互相尊重。
一道婚姻方程式里,蕴藏了多种解答。蔡广义打个比方,是这么说的:
婚姻就像开商店一样,夫妻是“合伙人”,拿了营业执照了,开了店面了,两个人就必须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把店开好。如果不这样,生意肯定不好,生意不好,就不会盈利,就会吵架、打架或者分手,所以两个人应该相敬如宾,互相尊重。(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炳光 陈青松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