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18日讯 六一节到来前,漳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儿童用品质量专项整治,20个经营户被查处,共查扣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儿童玩具475件(盒)、童车6部。在行动中,漳州市12315工作人员发现,部分消费者甚至经营者不了解儿童用品的安全标准和识别常识。他提醒家长选购儿童用品时,首先要查看3C认证标志。
据了解,这些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儿童玩具,大多存在虚假宣传、无厂名厂址、冒用认证标志等问题。芗城区新桥街道一家儿童用品店,老板林某以“CCTV央视广告品牌”为噱头,向顾客销售儿童手推车。5月8日,他涉嫌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收到1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包括林某在内,漳州共有20个儿童用品经营户分别因销售未标注厂名厂址、无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冒用3C认证标志儿童用品等违法行为,受到工商部门立案查处。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工商人员查扣了不合格和假冒伪劣儿童玩具475件(盒)、童车6部。
漳州市12315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的儿童用品市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部分消费者,甚至经营者不了解儿童服饰、玩具等用品的安全标准和识别常识;二是儿童用品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玩具市场最为突出;三是标签标志不齐全,无厂名厂址和安全认证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12315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儿童用品时,首先就要查看其是否有“CCC”标志。此外,查看其标签标志是否齐全。为了防止被假冒的3C忽悠,消费者还可以登录国家认监委网站(www.cnca.gov.cn)查询玩具生产企业和产品获证的情况。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黄颖 通讯员 张豫闽 苏红冰)
3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根据《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儿童玩具、游泳用具必须经过“CCC”强制性安全认证,并在产品上粘贴3C标志。一般“CCC”标志都贴在包装的显眼处,容易为消费者辨认。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玩具有六大类,分别是: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