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派:燕子飞来,说明这里吉利
新厝社一些老人说,燕子自从他们搬到这里,基本上年年来,算起来起码有15年之久了。他们认为,燕子飞来没什么不好,说明这里风水好,有福气,又吉利。今年的燕子还没有以前多。
反对派:竹竿赶不走,鞭炮吓不跑
“一个是鸟屎,以前经常有外面的朋友过来,一不小心就滴到头上,晦气。”村民吴清维指着沿街的一排屋子说,因为担心被鸟屎砸到,现在没人敢在屋外泡茶纳凉,从电线下面经过都得小心谨慎。
虽然沿街的住户基本都有搭铁皮的棚子遮挡,不过大多数人停车也只能缩在门口,棚子遮不到的地方,早上一起来,后车盖经常是一层白白的鸟屎。一到下雨天,地上的鸟粪更是腥臭味扑鼻。
中立派:顺其自然,来多来少无所谓
“来也好,不来也好”,坐在街边泡茶的郭大伯说,“反正都已经这么多年了,燕子来多来少都无所谓啦,要是都不来了反而觉得怪怪的,像少了点什么。”围在桌旁的郭大伯的朋友们马上补充。
村委会主任郭和发:
这常年歇脚的燕子,“难办”!“燕子停在7米多高的空中,上面又是360V的高压输电线路,村里也没辙”。现在村里能做的只是提醒村民们,竹竿沾水会导电,雨天千万不要用竹竿去敲电线。
【专家谈燕】
燕子与人相互选择居民不要驱赶燕子
漳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副站长林国洪说,从种类来看,这些燕子应该是家燕,虽然燕子晚上都停歇在电线上,不过附近肯定有燕子的巢穴。
漳州地区家燕一般4月份飞过来繁殖雏燕,到9月份左右,雏燕长大后,又飞走了。现在已经到了六月底,幼鸟基本已经孵化出来,到了哺育阶段。燕子白天觅食,晚上照理应该回巢,不过夏季燕巢太热,又不通风。如果回巢,温度太高,不利于雏燕生长,甚至可能闷死雏燕。而电线上空气流通好,又凉快,这是燕子们夜间集中在电线上停歇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能与人类伴居的野生鸟类还很少。燕子选择在民居旁筑巢,10多年来都在靠近民居的电线上停歇,这是人和燕相互选择的过程。人类保护了它的巢穴,燕子勤劳觅食,吃掉了大量飞蛾、蚊蝇,及田地里的害虫,除了衔泥筑巢,不会对地面的作物造成破坏,这也算是对人类的回报。如果不是受到惊吓,燕子的粪便,排放也不会那么频繁,“也不会像下雨”一样,另外,燕子主要以昆虫为食,从目前已知情况看,燕子的粪便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林国洪呼吁,燕子之所以年年回到原来的地方哺育雏燕,是因为燕子也是有记忆的。不要粗暴地驱赶燕子,否则,燕子可能真的一去不返。(本网记者 朱加良 白志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