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有话
其实像林达生这样的民间发明家还有不少,因为有心,生活中很小的物件都能让他们产生灵感,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化成财富造福社会,解决了很多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对他们说,好样的!
闽南网6月27日讯 抽屉、雨伞,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用品。但在有心人眼里,它们就成了灵感。
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的骨科医生林达生,在一次修理抽屉时,被抽屉上的金属滑槽触动了,不久,一块固定骨折的滑动钢板在他的手中诞生了。
林达生,30岁,漳浦县人,2007年7月硕士毕业后就留在175医院工作。近日,他的两项发明让他获得了漳州市青年科技奖。
胯骨骺滑动钢板
帮助160余患者
林达生发明的滑动钢板由两块钢板组成,一块钢板成抽屉状的凹槽,可以让另一块钢板嵌插在槽内滑动。别看它看起来不起眼,却解决了许多骨科医生和家长的困扰。
长久以来,在儿童、青少年四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中,通常都用钢板来固定。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骨骼都在不断生长,用钢板固定的同时,会限制骨骼发育,影响孩子身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发育畸形,造成终身残疾。
当时,还在读硕士的林达生开始思考,“如果有一种钢板能随着骨骼的生长发育而相应延长,那问题就解决了”。为此,林达生还专程前往南方医科大学,做了相关的动物实验。
2007年底,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林达生因此成为国内外提出胯骨骺滑动钢板固定治疗儿童、青少年复杂骨折的新理念的第一人,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家三甲医院得到应用,帮助了160余名患病儿童和青少年。
伞式螺钉
已通过专利局初审
收获了第一次成功的喜悦,林达生从事医学科研的劲头就更足了。前年,他又对如何克服患者股骨头坏死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他从雨伞找到了灵感,一把伞式螺钉随后问世了。
在我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较多。股骨头一旦坏死,将导致股骨头塌陷变形。林达生认为,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有一种装置,能在股骨头内形成大面积支撑,但要想大面积支撑股骨头难度很大,因为在股骨头放置螺钉需要经过股骨的粗隆部、股骨颈。
去年年初,林达生在雨天打伞时,萌发了想法,能不能把螺钉设计成雨伞状,在通过股骨的粗隆部、股骨颈处时,就像雨伞一样收缩,当到达股骨头部时,再像雨伞一样打开?伞式螺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螺钉上的螺母,使螺钉近端能够成伞状撑开。
目前,林达生的这项发明已通过国家专利局的初审。
在导师、175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主任练克俭教授的眼里,林达生很适合做医学科研工作,“他身上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科研工作人员最需要、最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本网记者 林深圳 通讯员 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