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薰南楼”拱门上方的楼名嵌石匾额左上的椭圆形阴文印章“乾隆乙未”(1775年),是为楼名确定镌刻上墙时间,这一时间应该是大楼基本完工进行内外装修的时间。以此推断,“薰南楼”建造历时至少在22年以上。
据“薰南楼”后人林何新、林仲山介绍,在“薰南楼”左边,有一排二层的四合院式的楼房,是当年建设“薰南楼”的指挥部,它先于“薰南楼”而建,此楼历经200多年的风雨,至今完好无损,足见建楼的指挥部不可能是临时的工棚,也足见当年楼主人对建楼的长久性有了准备。
说起“薰南楼”主人,据林氏后人世代口口相传,建楼先祖乃林公瑞芝。铜壶(薰南楼)林氏族谱记载,瑞芝公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乃恩贡生,其父林艺公“雍正三年新例恩授农官正八品”。林艺公积聚财富,教子有方,瑞芝公读书考取功名“恩贡生”。乾隆年间铜壶林氏族谱便是瑞芝公主持修撰的,林艺公卒于乾隆五年,其时“薰南楼”尚未开始建造。到了“薰南楼”筹建的乾隆十六年至十八年间,瑞芝公正是花甲之年,至乾隆四十年“薰南楼”大体建成时,瑞芝公已达84岁高龄。可见,“薰南楼”的建造,即便当时坂仔铜壶望族林氏富甲一方,也是历经两代人由瑞芝父子共同努力才得以建造完成的。
其实,一座规模宏大的土楼建造历时十几二十年并不奇怪。华安“二宜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建造费时12年;永定的“承启楼”,在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康熙四十八年才完工,经历三代人、80多年的努力才建成。而“薰南楼”,虽然规模虽稍逊于这两座土楼,但大门、楼内青冈石等用料极为精致讲究,非上述土楼可比,建造用时二十几年,不足为怪。(赖金才/文 林何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