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毒圈
“当时就觉得吸毒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朋友吸,也跟着吸了”,吸毒的年轻人通过毒品形成小圈子,他们一起吸食毒品、一起保守秘密、一起分享痛苦
阿艳就在那时候染上毒品的。1999年,阿艳17岁。“那个时候吸毒的人很多,我身边有六个闺蜜,都染上了毒瘾,她们吸的都是海洛因”。
阿艳家里在当地不算富裕,小学毕业后,阿艳便在家里帮忙水产养殖。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晚上的时候,跟一群朋友在镇上KTV唱歌喝酒。
10多年前的生活习惯,在如今依旧得到延续。华灯初上时,渔港小镇开始彰显活力,镇区大道鸿江大街全长不过5公里,却分布着8家KTV,近10家酒店、旅馆,还有店内亮着粉红色灯光的足浴按摩店。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或开车或骑摩托车来到这些娱乐场所,开始他们一宿的玩乐。
在下苏村,一家刚开业不久的KTV,豪华装修,吸引众多年轻人。前台服务人员透露,顾客还来自隔壁的马坪、前亭、赤湖,甚至龙海的白水等地。
阿艳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吸食毒品的情景,也是在KTV里。当时一个闺蜜吸毒上瘾了,“看着她难受的样子,当时想着自己就不相信会这么难受”。喝了一些酒,在闪烁的灯光、动感的音乐下,阿艳第一次吸食毒品,“感觉轻飘飘的,吃什么都难受”。过没多久,阿艳才发现自己上瘾了,那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从此跟毒品捆绑在一起。
与阿艳同村的阿辉及其妹妹阿红也都染上了毒瘾。阿辉在2000年染上毒瘾,当时他才20岁出头,“当时就觉得吸毒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朋友吸,也跟着吸了”。阿艳跟阿红是闺蜜,就这样,这些年轻人通过毒品形成小圈子,他们一起吸食毒品,一起保守秘密,一起分享所谓的“快乐与痛苦”。
一度泛滥
上世纪90年代末,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在境外及厦门、广西等地经商和务工人员染毒返乡后,开始携带少量毒品进入佛昙,由于当时政府部门估计不足,加上戒毒机制不完善,吸毒人员一度泛滥
“我们发现很多人吸毒是通过友情传播,不为赚钱,也不是为了害人,而是像劝酒一样,吸毒的方式娱乐化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禁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皮艺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吸毒的传播,大多数是在关系比较好的人之间进行,有人抱着好奇的心理去吸毒,有的是在某种情绪下追求一种欢乐,为了消愁解闷吸毒,于是出现一种“毒品人格”。
福州大学陈沙麦教授,曾从社会学、心理学交叉学科的视角,研究吸毒人群。她在《社会转型期福建省女性吸毒的调查报告》中提及,从每一个吸毒成瘾者的成长历程来看,在其背后都可以找到一个或大或小、模糊或清晰的吸毒亚文化群体。
陈沙麦还表示,这些亚文化群体不仅为围绕毒品而形成的生活方式赋予意义和地位,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排斥、歧视的吸毒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文化支持,也对吸毒者脱离群体和进行戒毒形成精神压力和严重障碍。
佛昙镇分管副镇长杨添福透露,目前,全镇仍有吸毒史在册人员389人,在押125人,分散在社会面上的有264人。主要分布在镇区附近的园东、石埕、岸头、下坑等村。
当地政府部门总结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在境外及厦门、广西等地经商和务工人员染毒返乡后,开始携带少量毒品进入佛昙,由于当时政府部门估计不足,加上戒毒机制不完善,吸毒人员一度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