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诗爱生活 独揽2个大奖
微卷中长发,一副细框眼镜。斯文谦逊,是他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得知自己获奖时,刘文西并不觉得多意外,他笑说:“写下这组《春天记事》之前,读了很多诗作,积累了不少词句,对我自己的诗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其实,他真正加入“诗坛”的时间并不长,自从2013年冬天开始读诗、写诗以来,他就不停地看诗集、做笔记,著有诗集《文明的男孩》等,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诗歌》等几十种刊物上,获第五届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徐志摩微诗歌大赛奖等十几个奖项。“初次写诗,要靠平时很多阅读的积累,还有阅读的广度、深度,所以平时我都尽可能地多涉猎一些更多题材的书籍,并不仅仅局限在诗。”
天气好的时候,他喜欢坐在学校的草地上读书。平时坐着、躺着或者散步途中,只要脑海里一涌现出灵感、诗句,他就会拿起手机赶紧记录下来,“一些零散的句子,再回味、整理,往往就成了一篇诗。”刘文西说,很早之前有写过一些手稿,但现在还是手机不离身,比较方便,他喜欢读美国诗人的诗,也喜欢陈丹青的诗。
这两个奖项,一个是“青山书院杯”第五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一个是复旦大学光华诗歌奖,在全国大学生诗歌界是蛮有含金量的。他也是闽南师范大学首个获得诗歌类比赛奖项的学生。
从金融转文学院 只为诗意地栖居
谁能料想,这个举手投足间小资文艺范十足的青年,一年前居然还在金融大海里“挣扎”。“以前学金融时,还是比较头疼的,我本身对商业、经济没什么概念。”所以,读了一年,刘文西从商学院转入文学院,“有句话叫‘诗意地栖居’,我当初选择文学就是冲着这种生活来的。”
闽南师大有个文学诗社,但刘文西没有加入,“大一、大二学习太忙,都没怎么参加社团,而且也没关注到学校有这样一个诗社。”现在,他会经常跟柏桦等诗坛前辈请教、学习,“在这些前辈面前,我仍是一个才刚入门的学生,真的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在学校,他的诗被认为“实验性地以长诗的思维写短诗,富有典雅、深厚的文化气息,与过去的文明之间形成了互文性的‘对谈’关系”,大三学生小张认为:“文西的写作风格在同代诗歌作者中构成了一定的辨识度,描述出的场景感觉就在眼前,比较通俗。”
此次同去上海的学生高宇不由地感慨:“文西这首《给孩子尤克斯》,给我的内心冲击很大,读完后心情变得很沉,思考了很多东西。”
他的梦想 当个接地气诗人
如果生在汉唐时期,刘文西的梦想,是当一个“以梦为马”的诗人,过着像李白、杜甫一样快意恩仇的生活。
当然,刘文西很想改变一些人对诗人的刻板印象。从小,他过着牧歌式无忧无虑的诗意生活,“当我读到那些启发人的现代诗时,就找到了用语言表达诗意的方式,这样就形成了诗。我父母善良、宽容,诗歌的内在精神就是善良,我也从他们的生活态度中获得了诗歌精神的启发。”
校友小陈评价,可以看得出,他时常有一颗怀古之心,从他的诗作里可以看出一些穿越古代的画面,或是现实生活,他的诗歌带有浓厚的现实感和凝练度。刘文西自己也说,很想做一位“接地气”的诗人,他最喜欢的事是旅游,一放假有机会,就会背起行囊,或者跟同学一起骑行。
对儿子的获奖,父亲刘国报如是说:“文西童年就过得比较自由自在,而且接触过真正的农耕、放牧,童年的生活环境可能也影响了他的人生。从小也培养文西要读书,他小时候特爱看小说,可能也读到了一些比较有诗意的文章,对以后形成了潜在的影响。”父亲现在在陕西过着放牧生活,“文西知道我好酒,用奖金给我买了瓶好酒,这酒现在我还收着,舍不得喝。”
刘文西说,未来一年,他将面临着毕业实习、找工作,他也坦言,自己想从事文字类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最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