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隐士洪思的遗迹
黄道周(1585-1646)是明末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儒学大师、书法大家,抗清失败,被俘殉国。黄道周的“高足弟子”洪思忍辱负重,奔走于道周旧友庐舍收辑遗书,隐居苦竹(又称竹川、归德,今华安县高安一带),倾力整理,经50年完成。
如今,在高安镇三洋村遗存有佐证洪思活动的“布山功德碑”“言皇石”“星宿图”“九孔星象图”等古石刻;在高安村追源堂(博济祠)厅堂亦有洪思亲笔题的柱联,在山上还有一间洪思居住过的破旧土坯瓦房,当地人称“洪厝”。
名师名家交集
据龙海市洪氏2001年修的《洪氏宗谱连家谱》记载,洪思的父亲洪京榜,字一郎、尊光,娶妻戴氏生四子:思、志、汉、法。京榜于明经辟招征黄文明伯军前赞书中书人。
洪思字阿士,号石秋,为福建龙溪(今龙海市颜厝镇上洋村)人。洪思为上洋洪氏第28世,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八月。他娶妻木场戴氏,生子,民,生女配东门王氏。
《漳州府志》卷之三十一记载:洪思字阿士龙溪人童年随其父及黄道周之门,爱其容止谨伤,稍长道周殁,日以诗歌自放不入城市,时买舟过江东登业抚石翁石而去,末年悯其师文字散帙乃出收文于江上,所至士夫多重之,舆倡和其诗,激楚多羽声,又喜作章草,遇其得意,往往峭绝,晚遁入山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