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26日讯 “我是6号”“我是34号”“我是45号”“我是48号”……
31年后的再聚首,乡音无改,相见却已不识。昔日少年,经过岁月的洗礼,再不见青涩模样;而林老师也和照片里大不同了。
为了迎接学生,林老师还做了PPT
林老师播放自家三口的视频,为学生述说自己的近况
当年的成绩表,林老师还保存着
家住鑫荣小区的林老师,任教几十年,对1982年前做实习老师的短暂经历却念念不忘。那年,他才17岁,尚未毕业,在漳州五中初一五班担任数学实习老师。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的他,难忘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害羞与紧张。是师生,更似老友,大家打成了一片,短短一个月却成为林老师心底最温馨的记忆。
年纪越大,人越怀旧。多少次在漳州街头,林老师想着,会不会身边经过的人,就有自己的学生呢?这样的感慨越发浓烈,激发了他寻找31年前那班学生的想法。而他仅有的线索,是两张老照片。
幸运的是,在多人的奔走、牵线下,前天晚上,阔别数十年的师生,终于第一次相见了……
聚会前
下午5点多
做PPT、收拾桌子
林老师激动又忐忑
对于林老师而言,这次小聚会无比特别,自己的心情可以用忐忑来形容。他嘴里一直念着“三个第一”:
漳州五中的黄老师,当年的6号学生,是他第一个打电话找到的学生;5月22日,看到报道的邱同学,当年的英语科代表,第一个给林老师发来邮件;23日,通过邱同学,老照片中的姚同学,第一个拿起电话,打给了林老师。
“她们说还会带同学一起过来,我不知道有几个,即使晚上来的只有一个,我也很满足了。”
前天下午5点多,林老师就来到聚会地点——他所教的毛笔书法班上(林老师在平和任教,周末回市区教书法)。他坐也坐不住,打开电脑,做了一页PPT:“亲爱的漳州五中1982年初一(5)班同学们欢迎你们!林老师终于找到你们了!”挑选字体大小、颜色,看着舒服了,林老师又把桌子收拾个遍。看着整洁了,他便坐在茶桌边,细细地整理出当年的花名册和老照片。
然后,等待……
聚会中
晚上8点多
阔别多年已不识哪知曾屡屡擦肩
“老师好!”
“好久不见……”
紧张的林老师,打开大门,迎进4名学生,刚巧都是女生。自别后,31年初次见面,迎来的两句问候,让人瞬间感动。
这一刻,窗外有束灯光照进走廊,仿若打开时光隧道。而林老师更是如第一次站上讲台般,难以抑制自己的忐忑。
“老师,你猜得出,我们谁是谁吗?”不知道是哪个调皮的学生,突然问了句。这可把林老师考倒了,“以前读书时期,太腼腆了,都不敢跟女学生说话呢,你们很多人我都猜不中是谁。不过,你应该是小姚,照片中右上角第一个女孩?”
仔细看看,虽然已过31年,这位姚同学咧开的大大笑脸,却仍和照片中一个模样,难怪林老师一下子就猜到。彼时的“姚同学”,孩子现在都快参加高考了。
再一打听,原来姚同学现在市区一家超市工作。令人感慨的是,自回到漳州的10年来,林老师多次到这家超市,却始终与学生擦肩而过。
而另外3名女生,模样早就变了,林老师实在猜不中。他只好拿起花名册,找到了她们当年的学号。
黄老师是当年的6号,现在也走上了和林老师一样的路,在漳州五中任教,孩子已经上初二了。
34号邱同学,是当年班上的英语科代表,现在漳州一家物业公司上班。
而另外一位叶女士,孩子都上大三了,比林老师的孩子还要大很多岁。
穿越31年的成绩单瞬间拉近几颗心
为找到更多话题,林老师翻开了1982年初一五班同学们集体送他的纪念册。干干净净的封面上,是学生们整整齐齐的字。翻开内容,是林老师当年任教时,喜爱的音乐、数学教辅和从杂志上摘抄下来的如何教学的笔记……
“那时候,我也还是学生,是我们班上最小的学生。教你们时,我的年纪也不大。刚开始上课,很紧张,很紧张,照本宣科,一下子就把课给讲完了……”林老师说,早知道,当时就再慢一些来,更能锁住记忆。
说着,林老师又将当年的成绩单拿了出来。
这下学生们开始惊呼了——成绩单竟然还在!快瞅瞅那时候成绩如何。“哇噻,你有三个红(不及格的分数是用红笔写的)”……一看到初中时期的成绩单,谁也淡定不了了。
“我以前数学成绩差,只好好好学语文,当语文老师。”黄老师对自己的成绩感慨道。而当年和叶女士比较要好的一位女同学,成绩单上显示数学得了100分呢。可惜,她现在人在香港,无法回来相见。
聚会后
晚上10点
接过老师的礼物
她们承诺再相会
聊着聊着,由于时间太晚,到了分别时候。林老师亲手将自己准备的毛笔、钢笔和明信片送给4名学生,“以后我再也不会把你们丢掉了。以后有空,十分欢迎来我这边泡茶聊天。”他殷切叮咛。
其实,这次见面,带着点难免的陌生和小尴尬。然而,林老师很满足。
而跟着林老师学书法的几名闽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也积极帮忙录像、拍照、泡茶、准备礼物,目睹了整个师生相会的情景。一名女生为此被深深打动:“我都是春节回去,才去拜访老师,这次回去后,我也要跟以前的老师联系。从来都是学生找老师,很少出现老师找学生的情况。”
临别前,这4位女生许下再次相见的承诺。“当年两位实习老师离开后,初一五班升上初二、初三时,换过几次班级,因此很多学生都早已失去了联系。我们几个比较要好,但很多同学都已经失去联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得到。”英语科代表邱同学说,当时对老师比较敬畏,总觉得老师高不可攀,现在看到老师在寻找同学,觉得很难得。她也很希望有更多同学一起过来,期待下一次相会。(本网记者 方锦燕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