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查获的单套克隆卡设备
时间:昨日
辖区:芗城区公安分局
闽南网1月24日讯 没出过远门,信用卡却在异地有消费记录?好不容易存点钱,储蓄卡里的钱莫名蒸发?
不少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虽然知道是自己的卡被人克隆,却又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被克隆的?
在芗城,就有一个专门贩卖克隆卡设备的家族式团伙,他们不仅卖设备,还会教人如何克隆卡,随着该团伙的落网,克隆卡的秘密也随之揭晓。
去年10月底,芗城公安分局经侦部门接到线索,辖区有人在网上出售克隆银行卡设备,且生意十分好。
经查,这伙人通过网络发布出售克隆卡消息,然后在QQ上向购买者介绍设备功能和如何制作克隆卡,最后通过转账收钱和快递送货完成交易。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他们也支持面对面的交易,甚至手把手教人如何盗窃他人银行卡信息来制卡。
去年11月1日,专案组突击该团伙的三个窝点,抓获嫌疑人苏某煌(男,46岁)、陈某鑫(男,23岁)及苏某华(女,16岁,三人均为泉州安溪人),查获10多套银行卡磁条信息采信器、高仿银行ATM插卡槽挡板、针孔摄像机、银行卡读写器和59张空白磁条卡,以及大量交易记录和快递邮寄单。
经查,陈某鑫是苏某煌的女婿,苏某华是苏某煌的侄女。苏某煌、陈某鑫在芗城某小区租用两套房子和一个仓库作为窝点,以3000元一套的价格网购克隆卡设备,再以一套6000元至8500元出售。苏某煌还请侄女苏某华代为打字,与客户用QQ交流。经核算,他们出售设备共计26万多元。
3人也向民警介绍这些设备的用途:在ATM机上装入高仿银行ATM插卡槽挡板、银行卡磁条信息采信器、针孔摄像机等设备,采集用卡主的磁条信息和密码,再通过磁条卡读写器在空白磁条卡上写入银行卡信息,配上窃取来的密码,就可以任意取钱。
警方介绍,他们将以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将苏某煌等3人移送起诉。同时,他们还在进一步追踪嫌疑人的上家和下家。
□警方提醒
如何护好自己的卡?
经办民警称,目前克隆银行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ATM机上做手脚,窃取用户磁条信息和密码;另一种是在夜场、各类收银台,信用卡用户结账时,一些服务员通过暗藏的采集器,在刷卡时秘密采集磁条信息,再偷看用户输入密码。两种方法均需窃取用户的磁条信息和密码。
因此,民警建议银行卡用户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ATM机上操作时,认真观察机子是否安全,观察插卡槽口是否被人为增加设备,灯板有无被挖孔等异常情况,如有发现,及时联系警方或银行方。2.刷卡消费时,做到不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观察POS机有没有增加采集器、服务员有没有秘密刷卡小动作。3.在ATM机、POS机上输入密码时,就算边上没人,也要养成遮挡后再输密码的习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通讯员 蔡思超 记者 陈青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