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区人-蔡竹禅
蔡竹禅(1898~1966年),又名大勋。漳州城区人。父蔡襟三,清末拔贡,后弃儒从医,又热心教育,曾创办岱东学堂(岳口小学前身)。
蔡竹禅自少随父读书。民国5年(1916年),进笃诚赐记参行当学徒,深得店主陈智君的赏识,由杂工升为店员而至记账。民国8年陈智君到福州任福建省政府财政厅长,便带竹禅到福州任税务征收员。他布设关卡,征收易于逃漏的闽江货船税款,税收额较前大有增加。
民国10年,萨镇冰任福建临时省长,陈智君离职,蔡也由榕返漳。在漳期间,他和归侨集资创办华侨钱庄,生意颇为兴旺。后因当时政府设立银行,取缔私营钱庄,钱庄收盘停业。
民国17年,蔡竹禅任漳州商会会长。民国18年,张贞开办龙诏汽车公司,蔡竹禅也入股任经理。由于大股东张贞任用私亲,其女婿又从中作梗掣肘,经营不善,竹禅愤而辞职。民国21年4月中央红军攻克漳州,5月撤回苏区。9月,蔡竹禅被国民党当局推出来收拾残局,任代理龙溪县长,处理善后事宜。当时国民党政府实行白色恐怖,抓了许多人。蔡竹禅主张“冤宜解不宜结”,凡有店铺承保的人一律释放,从而保释了一些地下党员。
民国23年,漳龙汽车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濒于破产,被省建设厅收买整顿;后集股添资,蔡竹禅也入股并受聘为经理。他整顿人事,修理公路,添购车辆,实行货客兼营,载客之外,又运煤入漳、厦,运矿石供给石粉加工。与此同时,修订规章,荐拔员工,提高效率。经营一年多,漳龙汽车公司业务日见兴隆,闽西南土特产出口量大增,日用品也随之源源输入。
民国26年4月,蔡竹禅联合全省17家汽车公司,在厦门成立全省汽车同业公会联合会。该会突破美孚、亚细亚、德士古3家公司汽油供应的垄断,又抵制省主席陈仪加征“汽油税”的决定,保障全省汽车运输经营者的利益。
民国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公路和桥梁自毁,公路交通线缩短,许多股东纷纷退股。蔡竹禅冒险收购王燕衔、孙绍武等人的股票,成为漳龙汽车公司董事长。
民国28年,国民党政府强征各汽车公司汽车以供军用,沿途军警又截车运载私货。同年,省政府又强令汽车公司内迁龙岩,甚至烧毁待修车辆。漳龙汽车公司原有64辆汽车,迁入龙岩后只剩10辆,财力困竭。蔡竹禅在困境中发动工人投资入股,并划给工人空股,年终分红;又开诚布公,与工人共同决定公司大事,促使工人关心企业得失盈亏。他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定额包干,实施浮动工资,奖罚分明。他用人唯贤,不搞裙带关系。提拔机匠吕双河为司机长,聘利运公司机匠高荣水到漳龙公司任职,收容由海外归国的老驾驶员吴逢春,保护被国民党特务迫害的郭嘉、郭宽逊兄弟,因此人才各尽其能。机匠陈番西改造“汉口炉”成功,用木炭代替汽油。郭嘉、郭宽逊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又用松节油、樟脑油炼出代用燃料,从而突破敌人禁运汽油输入的困境。
同年秋,蔡竹禅在龙山附近被匪首戴兆基绑架,关入土牢里。在被绑架70余天中,他设法与3个看守人融通感情,诱导他们改邪归正,终使戴仓、戴清、余甲3人开枪击毙熟睡之中的戴兆基,并护送蔡竹禅脱险回漳。蔡竹禅也信守诺言,把他们安置在漳龙公司里工作,直至漳州解放。
民国30年,蔡竹禅亲到南平,与省盐务局洽定承揽运食盐到闽西、江西、湖南,6年中约运盐100多万担。
民国33年,蔡竹禅在华安汰口创办竹溪职业中学,开设桥梁建筑、汽车驾驶与维修、化工等专业班,培养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蔡竹禅的弟弟蔡大燮是中国共产党员。他接受弟弟的劝告,曾经掩护几个被国民党军警发觉追捕的中共党员脱险。还曾经派车密送6位地下党员入江西苏区。抗战胜利后,蔡大燮回龙岩与他相会,被龙岩保安团捕获,他奔走福州向省主席刘建绪疏通,才免于难。
民国36年,蔡竹禅明白形势的演变,自动把向农民买来的农田、房屋归还原主。临解放时,他曾一度前往香港,后由其弟大燮劝回漳州,照常处理漳龙公司事务。1951年他将漳龙公司交给国家经营。抗美援朝时,他奉命参加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漳州市工商界捐款购买飞机大炮,他认购了近一半。
新中国成立后,蔡竹禅先后任漳州市工商联主委、漳州市政协副主席、漳州市副市长、龙溪专署副专员等职。
1957年,蔡竹禅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截去一下肢。1966年逝世,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