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区巷口人-蔡梧材
蔡梧材(1895~1976年),字琴轩,漳州城区巷口人。幼时家贫,仅读私塾,17岁辍学,为木器店学徒。民国4年(1915年)蔡梧材得亲友资助,到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昂望谋生。初在利和土产站当账房,勤奋老实,为老板所器重。民国6年到首府椰城(雅加达)长茂布店任司事。历经9年,略有积蓄,才回乡结婚。不久携眷回椰城,在源成兴土产店任司账。民国29年,在椰城老巴刹街开一家百货商店,经营布匹和日常用品,颇有盈利。翌年与友人冯辉星等人合股开设源利布匹有限公司,经营布匹进出口,由他掌管公司财务。
蔡梧材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华侨社团工作。他是椰城福建会馆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又任中华会馆理事兼秘书。他与众侨领协力倡办老巴刹华侨学校。民国31年春,日军南进,东印度沦陷,华侨学校被迫停办。当年秋,日军当局下令学校复课,他与椰城几位校董接洽后重组校董会,聘请教师恢复上课,学校仍用原来教材,力求避免学生接受日军的奴化教育。
民国34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老巴刹中华会馆成立华侨学校建筑委员会,筹措增建校舍事宜,蔡梧材被推为委员,主管建筑事务。校舍于民国35年7月动工修建至民国37年完成。梧材长子宗英安排在新建学校礼堂举行婚礼,礼毕梧材将所有礼金全部捐助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蔡梧材目睹祖国建设蒸蒸日上,大受感动。1953年3月,他将椰城事业交给长子掌管,毅然携眷返回漳州定居。不久,参与侨联活动,在家挂起侨联代书处牌子,义务为侨属服务。
1956年5月,蔡梧材在漳州市(今芗城区)第四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侨联主席。同年10月,北京成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他应邀出席,当选为第一届委员。
蔡梧材积极鼓励和引导侨胞投资兴办漳州市区罐头厂、大华蜜果厂,集资兴建侨芗剧场、漳州旅社、羽毛球厂,参与华侨新村和华侨医院的筹建工作。
60年代初期,漳州市华侨中学、华侨小学校董会相继成立,蔡梧材当选为董事。他除自己解囊捐助外,还敦劝归侨、侨眷捐资办学。他发动侨胞购进化肥支援农业生产,配合侨联同仁发动侨胞投资购进57台机床充实漳州通用电器总厂、内燃机厂设备。
1964年,蔡梧材患脑血栓,3次住院诊治,出院后仍坚持为侨眷义务代书,不辞劳倦。他常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1976年11月10日逝世,终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