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
食物是故乡的密码
童谣是别样的乡愁
走入泗水的唐人街,也很难看见使用汉语书写的招牌,不过华人依旧采用音译的办法,将汉语的读音铭刻在招牌上,尽管复杂的汉语不会说,但是当你问他祖籍何处的时候,他总会很快说出来。
采访中,记得一位华人说,因为以前很难读到中文,因此当有亲戚从中国寄东西来的时候,他的父亲都特意交代报纸包厚一些,然后他再整理起来给孩子们看,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汉字。
东爪哇漳属公会举办培训班免费向周边居民开放,推广中华文化
东爪哇漳属公会就是华社的典型代表。
漳属会馆成立于1924年,在1966年被迫解散,1994年才将被军方占据的场所索回,2000年,才恢复活动,中断整整数十年。恢复社团活动后,他们在会馆顶楼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大家定期膜拜。
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访当天,在会馆里,主席与各位理事一起动手打卤面招待我们,这是他们的传统。原来,平日由年纪长者教授年少者打漳州卤面,有贵客光临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用卤面招待客人,漳州味十足。
同时,会馆还恢复上世纪20年代成立之初办夜校的传统,只不过如今夜校培训班不仅面向华人免费开放,还面向当地人,每周两次中文课,在老师的带读下,齐声读着中国童谣……琅琅读书声,响彻周遭。(海都记者 苏禹成 林深圳 杨清竹 文/图)